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都市更新,倫敦的天際線讓世界驚豔

文章出處
http://magazine.sina.com.tw/cwgroup/20080121/2008-01-20/225546714.shtml

都市更新,倫敦的天際線讓世界驚豔

將城市心臟國王十字區再次翻轉;用「泰晤士河口計畫」向外更新,千年老紳士倫敦一次次在自我革命,要用變化萬千的姿態迎向每世紀的挑戰。

文/馬岳琳 攝影/邱劍英

冬陽從三十米高的大跨距天藍色圓拱鋼骨玻璃頂棚灑進來,歐洲之星
(EuroStar)高速火車的車身披上了一身金黃。穿著呢毛大衣的女子斜靠在月台旁的香檳吧啜飲著暖暖的咖啡。已有一百四十年歲月的古典紅磚,正享受著人們欽慕的眼神。

十二月的倫敦,滿城爭說這個英國最美的車站 ── 聖潘克斯車站(St Pancras Station)她是連接英格蘭與歐洲大陸的歐洲之星新起點,經過七年整修、花費八億英鎊(約五百億元台幣),自去年十一月中旬正式重新啟用。穿過英吉利海峽,倫敦到巴黎的行車時間一舉縮短為兩小時十五分鐘,到布魯塞爾,更僅需一小時五十分。

不過,速度與美麗,只是聖潘克斯車站更新案最表面的意義。

這座維多利亞哥德式建築的車站,於一八六八年興建完成之際,正呼應了英國在工業革命時期的意氣風發。然而,歷史的驕傲也可能是一種負擔,上百年的鐵道系統,等於埋下了錯綜複雜的重重弊病。

用計劃與配套向前進步

過去歐洲之星高速鐵路英國段自開通以來,一直是以泰晤士河南岸的滑鐵盧車站(Waterloo Station)為起點,然而因為英國的鐵路建設一直沒有更新,所謂的高速列車進入英國後,就要被迫使用國內慢速鐵路網,到了倫敦周圍,車速更是大打折扣。

但隨著聖潘克斯車站的整修完工、搭配耗資六十八億英鎊(近四千三百億元台幣)橫貫倫敦地底的高速鐵路隧道開通,這個百年來最重大的交通建設,不但讓英國正式加入歐洲高鐵的版圖,也直接帶動了同一區域由英國當代最富盛名的建築師諾曼.佛斯特(Norman Forster)所規劃的國王十字區更新案(King`s Cross Regeneration)。

這個事關六十七英畝(相當於三十八個足球場大小)、原本是鐵道工業廢棄區的地段,可望在未來二十年內,藉由一連串的更新,為倫敦市中心,提供大量的商業、住宅與公共空間用地。

「我們要確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以大眾交通運輸為基礎,」「設計倫敦」(Design for London)總監畢夏(Peter Bishop)指出,倫敦將從現有的七百多萬人,在二十年之間再成長一百萬人。迫切要解決的,就是交通、居住、生活品質和就業議題。

「設計倫敦」是倫敦市長李文斯頓(KenLivingstone)一年前特別設立的單位,目的就是要集中倫敦所有都市設計的資源,廣納意見、運籌協調。

而「設計倫敦」機構的成立,一方面暗示著面對城市競爭的大局面,即使強壯如倫敦,也不敢不加緊腳步。另一方面,也見證了英國人注重計劃、強調全盤配套,與整體美觀的前瞻做法。

如火如荼地更新與翻轉

倫敦未來二十年的都市更新正如火如荼地推行,往內,倫敦的心臟有國王十字區的再次翻轉;往外,倫敦的指尖正藉由「泰晤士河口計劃」(Thames Gateway Project)展開歐洲最大規模、綿延四十英哩(約六十四公里)的更新擴展。

為了從過去的工業之城、貿易之都,回應新世紀的知識經濟、創意服務需求,倫敦這個千年古城,再一次正在變身。

站在泰晤士河南岸、最受觀光客喜愛的泰德當代美術館(Tate Modern Museum)前往北眺,最惹眼的不是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而是一台又一台與天爭高的高架起重機。

兩千年的歷史、五百年未受戰火蹂躪,使倫敦深深刻印著珍貴的文化痕跡。過去,倫敦建築的總體格局以保持原有街區風貌為核心,很少允許在市區興建高樓,潛意識裡甚至是有著反對高樓建築的強烈色彩。

作為世界級的金融中心,僅管紐約與東京的建築早已爭相往上竄,但倫敦始終有所保留。然而,是否能為金融業提供足夠的辦公大樓,畢竟攸關倫敦的領先地位,再加上看到近年來上海、杜拜一整片、一整片建築拔地而起的強悍氣勢,倫敦不免也開始心急了起來。

二○○○年上任的市長李文斯頓就一反過往,轉而支持倫敦的高樓建築計劃,對過去為了保護聖保羅大教堂到國會大廈一帶乾淨天際線的做法,也開始有了討論。為了舒緩辦公大樓的需求,倫敦公、私單位已有默契地放鬆市中心的開發控制標準,允許更多的高樓建築出現。

綠色環境將是城市的夢想

除了變高,倫敦也要變綠。

倫敦的大公園,向來是繁忙都會裡最令人流連的一道風景。若以市中心最熱鬧的皮卡迪里廣場(PiccadillyCircus)為中心,方圓三英哩之內,就有大小公園八十處,整個綠地覆蓋市區的面積約四分之一。

「未來我們還將花上二、三十年時間,把市中心零碎的溼地、綠地綴連起來,再加上市中心外圍的環城綠帶(green belt),」為了精密計算人均公共綠地、人均公園面積等自然地景分布,畢夏遞出一本專門探討東倫敦綠地網絡的手冊,上面滿是該如何補救某些地區綠地缺乏的方法。

而這本手冊裡,當然也包括了自行車的行徑路線規劃。

入冬的聖詹姆士公園(St James Park)依然有著翠嫩的青草地,只不過,在白楊樹旁跑上跑下的松鼠們,這幾年變得愈來愈靈巧,全都是因為得隨時閃躲日漸增多的自行車騎士。

「騎自行車上班」的風潮彷彿像春風般吹過了倫敦的大街小巷,就這麼流行了起來。即使是在接近零下的溫度,也還是會有一身勁裝的自行車騎士,飛快騎過,在街頭引起觀光客的側目。另一方面,為了解決交通和空氣污染問題,從二○○三年起,倫敦市中心的部份區域開始在周一至周五徵收「塞車稅」(congestion fee)。凡是在規定時間內開車入城的,每天得交八英鎊(約五百元台幣)。

去年二月,倫敦交通署進一步擴大收費範圍,並且著手改革原有的收費政策,打算將費用與汽車廢氣排放量掛?,進而把塞車稅變成一種環境稅或污染稅。今年二月,倫敦甚至還規劃了新的「低排放區」計劃,要透過高收費的方式限制排氣量超高的汽車駛入倫敦。

平時搭地鐵上班的市長李文斯頓對媒體表示,如果計劃得以成功實施,到了二○一二年,整個倫敦地區的汽車廢氣排放量,將可減少一六%。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民調顯示,有七五%的民眾支持這項首創的劃定「低排放區」做法。

倫敦人正用不同的方式回應「永續城市」這個當紅概念。

倫敦金融市的永續發展部總監米爾斯(Simon Mills),最近剛談成了一項「倫敦協定」(London Accord),「我們說服像JP Morgan、Credit Swiss等二十二個國際大金融機構,請他們根據普林斯頓大學所選出的十六個能夠節能、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科技領域,分別去研究該領域應如何投資。」

讓環保議題與投資利益相符合,是米爾斯的部門所想出來的點子。倫敦金融市除了引領世界碳交易的進行,最終還不忘導引市場力量來研究抗暖化議題。

金絲雀碼頭的翻身傳奇

不過,在迎向新轉變的挑戰中,倫敦當然不是沒有跌過跤。

搭地鐵來到朱比力線(Jubilee Line)的金絲雀碼頭站(Canary Wharf Station),售票大廳懸掛的巨幅彩色廣告與周圍未加裝飾的水泥柱面形成鮮明對比。走過光亮的花崗岩地面、登上三層樓高的手扶梯,迎面而來的是充滿現代感的車站出口。

一出站,路透社的玻璃帷幕大樓倒映著泰晤士河水的波光,廣場上的遊客手中提滿了大包小包的聖誕節禮物。很難想像,十幾年前這裡不過是個有著高聳大廈與稀少人煙的空城。

金絲雀碼頭是人們津津樂道的倫敦都市更新案例,從失敗到再起,成了世界各城市競相研究的話題。位於倫敦東南的金絲雀碼頭更新開發計劃,從一九八○年代展開,期間曾因歐洲經濟不景氣、大眾運輸系統不足、地方勞動力未能同步升級等因素,成了英國都更的失敗象徵。直到倫敦不動產市場回溫、朱比力線地鐵延伸、政府持續支持開發並引進國際人才,才終於讓金絲雀碼頭急起直追,在國際級金融集團紛紛進駐後,成為倫敦都更代表作。

經此一役,倫敦在城市發展的更新計劃上,有了更明確的行動方針。

「過去的經驗讓我們認知,人、經濟、基礎建設和國際行銷,是倫敦城市發展與更新的四大主軸,」倫敦發展署(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策略與政策總監麥德沃(Tony Medawar)指出。

貧富差距暗藏隱憂

為了明確了解倫敦的優劣勢,倫敦發展署每六個月會發表一份報告,裡面詳細追各種經濟數字。「事實證明,倫敦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就業率』。」麥德沃單刀直入,迅速切進倫敦成長翻轉的要害。坐在大片落地玻璃窗引進天光的敞亮辦公室裡,麥德沃毫不避諱地說,「別看倫敦如此光鮮亮麗,國際人才滿街都是,但就業率卻比英格蘭任何地區都低,有些社區甚至是令人想像不到的低,永遠都是紅字。」

或許是移民社會的語言障礙,或許是托育機制的不夠完備,但就業率問題的背後,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距。BBC記者曾經形容,從倫敦西邊的W5(郵遞區號)走到W7,大約半個多小時就足夠,但其間的貧富差距,恐怕奮鬥大半生也難以彌補。

「所以我們現在對每個更新區的想像,一定會先考量勞動力是否能夠同步升級,以人力技能的訓練為優先,」倫敦發展署都市更新資深經理侯考芙(Rosie Holcroft)認為,城市轉型不單是公共空間、交通建設等硬體規劃,本地勞動力是否能夠跟上產業結構的變化,是另一個根本的挑戰。

前國際都市發展協會主席、英國社區暨地方政府部地區建設業務總司長蒙哥莫利(Joe Montgomery)則拿著剛出爐的「泰晤士河口計劃書」(The Delivery Plan for Thames Gateway)指出,在這項包含二○一二倫敦奧運村開發方案的歐洲最大都更計劃中,有三大要素貫穿其中:一是經濟競爭力、一是生活品質、另一個就是回應氣候變遷的環境議題。

「我們從來不覺得倫敦是一個『大城市』,但競爭者很多,都在準備擊敗我們,」蒙哥莫利謹慎地說。

談到倫敦該如何更上一層樓,所有的人都務實到巴不得拿出幾本書來佐證自己的論述。

原來,不用等到二○一二奧運年,倫敦早已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天秤上,秤了一遍又一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