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奮起吧!腳踏車

文章出處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3565
奮起吧!腳踏車

「騎了就上!」代表一種行動力,工作、人生一起向上

這是一個從荷蘭、丹麥、日本到台灣都在向上的趨勢,單車熱不只是面對高油價的因應之道,更宣示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從交通工具延伸到個人風格、企業精神的塑造,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已的單車、尋找一股向上的新動力!

文╱賀先蕙

六月十日,台灣股市哀鴻遍野,大盤股價指數慘跌二百一十七•九六點;同一天,世界最大單車製造商巨大(Giant)收盤價卻達到一九九四年掛牌以來的最高點,每股新台幣九十•二元。該公司去年合併營收也衝到了三百三十億元,三年內成長五二%。美利達股價去年九月六日達到掛牌以來的最高點,次高點出現在今年五月。

這不是台灣單一的現象。

日本東京證交所,有「自行車業英特爾(Intel)」之稱的腳踏車變速器大廠島野(Shimano)的股價,創下十八年來的新高,達到五千二百五十日圓,去年營收也達到二千一百一十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六百億元),較前年成長二四•三%。

歐洲的Accell Group擁有荷蘭領導品牌Batavus和Sparta,腳踏車及零件占營收的九一%,近五年股價從○四年的七.六四歐元,來到○七年的三十七.四歐元,漲了近四倍。

現象:生活態度重新定義 騎車象徵獨特風格,而非生活窮困

全世界的單車熱反映的是生活態度再定義。台灣質變的發生,底層的原因是社會準備好了。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維公觀察,這一波騎自行車風潮,已經不再像過去是因為貧困買不起汽車而騎自行車,已經變成了一種風格。騎車的人透過它,來「宣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最近三個月,和單車有關的都處於一個上升坡。「騎了就上!」已經成為大家在心情上的共通告白,也代表著一種行動力。所謂的「上」,指的不僅是股價、業績,而是一股奮起向上的態度。

升級:混搭名牌與設計 不到一百個零件組合,竟可賣十幾萬

經過這一陣熱潮,傳統自行車經過再定義之後,就像iPod與隨身聽的關係一樣,iPod重新詮釋「音樂」加「移動」的力量,重量降到剩不到十分之一,音樂容量卻是一百倍,價格就可以進到另一個區間。自行車也是從三十公斤的「霸王車」,到六公斤碳纖維組合、三十檔變速公路車,價位就能越過消費者心理障礙,朝著五萬、十萬元邁進,再加上一些品牌崇拜和流行設計的挑剔,就會躍到時尚的層次。

三陽總經理黃光武就曾不解的說,機車有一千多個零件,才賣五、六萬元,腳踏車不到一百個零件,居然可以賣那麼貴,實在是不可思議。

單車會賣到缺貨、價錢水漲船高,實在是因為現在「騎單車」的意義,已跟從前不同。每個人的童年經驗裡,或多或少都騎過車。隨著技術的進步,「騎單車」已經擺脫了從前黑黑、舊舊、沉重,而且容易「落鏈」的印象。新的單車,色彩豐富、質輕、強度高、變速系統的改良,也讓速度更快。現在的自行車,代表個性和風格。

力量:改善效率、親子關係 老闆帶頭運動、家庭出遊的好工具

不同的騎乘經驗,帶來了不同的意義:工作上、心情上或社群結合。總歸來說,它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個人效率。甚至放到企業層面,它也提升了團隊動能,進而增加了企業競爭力。

李萬吉在三年前立志要培養一百個「康軒鐵人」,自己親自跳下來,早上五點半就起床,全程帶領同仁游泳、騎單車、跑馬拉松培訓的密集訓練,「我知道他們背後都在罵我,但事後都會感謝我,」而投資員工的健康,更成為康軒衝刺上最大的本錢。

騎單車也讓很多家庭的氣氛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台中市文華高中歷史教師范淑娟就常常帶著小五和幼稚園大班的孩子一起去中興大學騎車。「關在家裡看電視、打電腦,一直念(小孩),親子關係也會緊張。」不如帶著一副望遠鏡,跟孩子們一起去騎腳踏車。邊騎車,邊賞鳥、觀賞植物。也因為孩子們喜歡騎車,從騎腳踏車中,學習克服困難,培養他們的成就感。還可以乘機訓練他們準備自己的配備,對自己負責。

其實,單車熱不只在台灣,在國外已經熱了好多年。對一百七十萬名丹麥哥本哈根人來說,騎腳踏車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在最繁忙的歐斯塔路上,喬治傑生旗艦店(Georg Jensen,丹麥著名的珠寶銀飾公司)前方,也不難看到一排排的腳踏車停靠在路旁。那種感覺,就好像把台北忠孝東路的機車全都變成腳踏車一樣。

趨勢:先進國家鼓勵騎車 丹麥計畫四年後單車通勤率達五○%

走到哥本哈根玫瑰宮後方的住宅區,可以看到小民宅的花園裡,花木扶疏,一個家門口停著幾輛腳踏車,有粉紅色的小孩車、買菜的淑女車、還有公路車。鄰居的門口,則是乾脆停了一輛丹麥特有的改裝腳踏車,前輪的位置被改裝成了一個大型的黑色箱子,大人騎著車,小孩就坐在裡面、探出頭來張望外面的風景。

兩年前的二月,我在荷蘭離阿姆斯特丹車程一個多小時的小鎮豪森(Huizen)採訪。清晨開始下起了雪,窗外是一片雪白。坐在窗邊吃著早餐,卻驚訝的看到幾位單車騎士,頂著風雪從我眼前騎過。走出小旅館的門口,我凍到快要結冰,仍然看到單車騎士,沒有戴手套,就那麼一派自然的騎在冰冷的街上。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到處都可以看到單車的蹤影,市中心外圍甚至還有專門的停車塔,讓車主停好車後,就可以直接租借腳踏車騎到市中心。

早在一九三四年,哥本哈根就已經有一百三十公里的單車道。為了鼓勵騎單車,哥本哈根於二○○二年推出十年單車政策計畫(Cycling Policy Plan),希望到二○一二年時,能夠將單車通勤率提高到五○%,並且將單車傷害降低五○%。

截至二○○四年,哥本哈根市區共有三百四十五公里的專用單車道(和一般車流分開)和十四公里的單車分行道(在車流旁邊),預計未來將再投注一千六百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七億六千萬元),在二○一五年前,將後者再延長五十公里。

不只是歐洲,澳洲墨爾本也因為單車帶來的各種好處,從去年推出了一個四年的墨爾本市單車計畫(The City of Melbourne Bicycle Plan 2007-2011),希望在二○一一年時,通過墨爾本市區的車輛比率,從○六年三•九%是單車,提高到一○%。

《金融時報》駐台北的記者席佳琳來自德國漢堡。她回憶道,從小騎車上學就是德國小孩再自然也不過的回憶。她六十九歲的父親和六十五歲的母親去年退休了,他們也常常捨棄汽車,騎著腳踏車去鎮上買東西,「他們覺得很享受,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聽鳥叫。」在德國騎單車旅行也蔚為風氣,書店隨處可見製作精美、詳細的腳踏車路線圖。席佳琳的弟弟放假時,也曾騎著腳踏車,沿著漢堡市郊的河去旅行。

這一波國內外延燒的單車熱潮,正在大聲宣示:不管你騎不騎車、想不想騎車,這波單車熱所帶來的轉變,都將是未來得要認識的必然!它代表的是一種「新錢」的商機。在《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一書中,作者丹尼爾•品克這麼說到:「物質的富饒已經滿足了、甚至過度滿足了數百萬人的需求,因而提升了美感與情感的重要性,並加速了個人對意義的追尋。」

要賺到單車客的新錢,企業就得從「個性」開始思考,提供一種「體驗」。如同約瑟夫•派恩(Joseph Pine)和詹姆斯•吉爾摩(James Gilmore)在《體驗經濟時代》一書中所說,「體驗事實上是,當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水平時,意識中所產生的美好感覺。」消費者已經越來越節省他們購買「產品」的經費,卻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購買「更難忘、也更有價值的體驗。」

談到自行車創造出的新文化,因為自行車發展歷史悠久,剛開始在歐洲發展出來是奢侈品,是人們穿禮服、戴帽子在公園騷包的工具,後來變成交通工具,逐漸和人文社會發展出密切關係。

劉金標認為現在發展多元化,「爬山有登山車,城市有citiybike(城市休旅車),騎長程有公路車等,這個市場從交通代步到多元發展,你說有多大?以前戴手表唯一的目的是看時間,後來Swatch也多元化發展,每個人至少有兩、三只手表,我們在這行業能掌握的就是主流的需求。」

這些新錢,已經讓這波看似簡單的單車熱背後代表的新生活、新效率、新思維,成為你不能不瞭解的新趨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