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http://www.gvm.com.tw/theme/catalog_inpage.asp?ser=13526
西部開發第二階段 成渝經濟區 中國芝加哥與新矽谷崛起
文:林奇伯 攝影:陳柏年
大陸改革開放後,東、西部經濟發展嚴重失衡,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中
央。的確,大西部幅員大,包含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新疆、青海、西藏、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12個省市。總面積約672萬平方公里,占中國總面積70%;人口約3.3億,約占中國總人口的1/4。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大西部地區的產值一直很小。12個省市的國民生產毛額僅占大陸的17%,不成比例。
「前進大西部」的口號,因此一直喊得很響亮。大陸國務院在2000年提出第一波「西部大開發」策略,計畫以資源輸出提高西部經濟成長,包括西電東送、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四大項目。 但當西部開始成長之際,東部沿海卻更是突飛猛進了,東西差距仍然持續擴大中。 大陸大西部其實先天資源豐富,但卻因地處內陸,交通不便,與沿海「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發展熱況,形成嚴重的梯度落差。
大陸中央因此自2006年起,再次啟動第二階段「西部大開發」,將加快都市建設、發展強勢產業鏈列為新目標。
成渝特區 西部開發領頭羊
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製造業質量競爭指數顯示,在全國31個省市中,蒙古、青海、寧夏、雲南、新疆、西藏等六個資源最豐富、輸出量最多的西部省份,剛好就位居競爭力排行的最後六名。
這顯示,單靠資源供應並不能改善西部落後的問題,所以,第二階段的西部大開發加進了「以點帶面」的新策略,先發展單一城市,再進行鄰近城市的連結,逐步像墨漬一樣擴散出去。
在這個「以點帶面」的策略下,由重慶與成都組成的「成渝經濟圈」顯然已經成為大西部的領頭區域。
成渝經濟區擁有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經濟區面積約15.5萬平方公里,城市密度每萬平方公里有1.73座,比全國平均水準多1.03座,常住人口8000多萬,有實力與大東北競逐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之後的「中國第四極」。
今年8月,重慶直轄十年因建設三峽有功獲得肯定之際,中共國務院又旋即宣布,在成渝地區成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有別於開放改革前沿的深圳特區,這是實踐「以點帶面」的全新「特區」概念,也等於是西部第二階段開發的試金石。
H型互補產業鏈 外商投資熱 成渝經濟區內的重慶與成都人口分別為2808萬和1059萬,且相距只有260公里,是難得的「雙子星城」。
其中,重慶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具備製造業、能源、化工等產業基礎,成都的高科技、航太、觀光業則穩坐西部第一把交椅,但雙城發展障礙都在於未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你看看,就在重慶和成都兩個城市的南北,各擁有一排密密麻麻的都市群,而且每一個都叫得出名號,」四川社會科學院,西部大開發研究中心祕書長劉世慶指著地圖解釋。
「西側從綿陽到宜賓,東側從南充到江津,正好是各具能源、航太、重工業、高科技的特色產業鏈,若再由成渝兩城之間做交通連結,就成為H型的互補架構,」劉世慶補充說。
為營造外資西進誘因,2000年至今,中共中央已在大西部投入超過2兆民幣進行基礎建設,並提出多種免稅措施;這次,成渝雙城被中央相中,除了先前的食品、房地產等「人頭生意」熱潮高燒不退外,現在物流、高科技、汽車配套等也成為外商投資的熱點。
「城鄉改革實驗區已經啟動,都市化將提升消費力,連零售業也看好未來五年內西部將再造一波擴點榮景,」百腦匯華西區總經理吳錦宗說。
由成渝經濟區領軍的中國西部已進入新一波投資熱潮,投資者正前仆後繼,展現不可忽視的未來實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