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8日 星期三

全球IT產業競爭力 台灣排名第六

文章出處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4732

全球IT產業競爭力 台灣排名第六
文/趙郁竹 2007-08-07

這項調查共分為六大指標,台灣在評分比重最高的「研究發展環境」一項拿下全球第三名,僅次於日本和韓國。


台灣商業軟體聯盟(BSA)委託英國經濟學人信息部(EIU)所做的全球IT產業競爭力指數調查中,台灣在整體IT產業競爭力指數上排名全球第六。

這項調查從去年11月開始執行,藉由量化指標和訪問各國企業IT主管的質化方法,針對全球五大區域(美洲、東歐、亞太、西歐、中東與非洲)共64個國家做評比,台灣在全球排名第六,在亞太區則排名第四,次於日本、南韓及澳洲。

BSA亞洲區政策總監吳少雄表示,這是EIU首次進行IT產業競爭力指數調查,希望能夠建立一套適用於IT產業發展的衡量指標,也希望藉由調查結果,對政府日後推動相關法規有所幫助。並讓各國政府清楚知道該國IT產業各個面向的優缺點,強化其競爭力。

這項調查共分為六大指標,台灣在評分比重最高的「研究發展環境」一項拿下全球第三名,僅次於日本和韓國。另外台灣在「整體商業環境」排名全球第十一,「人 力資本」項目是全球第七。此次的六項指標中,「研究發展環境」共占整個評比的25%,占分最重,台灣也藉著此項目的優異表現拿下全球第六的總競爭排名。

台灣排名最高的「研究發展環境」項目以每年居民所註冊的國內新專利數目為主要評分標準,另外還參考政府及民間的研發支出毛額。BSA表示,從 1993到2004這十一年間,台灣在研究發展經費上的投入從1.8%上升至2.4%。吳少雄並指出,台灣能夠在這項指標上表現突出,是因為產官合作的成 功,例如政府所支援的新竹工業技術學院,培養出不少半導體業中的成功公司,如聯華電子。

但是在「IT基礎建設」、「法律環境」及「政府支援」這三項評比中,台灣分別只拿到十八、三十二、十九的名次。吳少雄表示,台灣在法律環境的指標 上,仍有很大進步空間。法律環境這項評比以質化方式分析,其中的指標包含了智慧財產的立法、電子簽章(electronic signature)立法規模、資料隱私與垃圾郵件防治、網路犯罪規模等等。

吳少雄針對其他指標做進一步分析表示,由於台灣大多數為中小企業,若能將其整合,可以建立更堅強的品牌價值並提供更佳利潤,「整併」會是整體商業 環境市場發展的下一階段。從整體競爭力來看,整體IT產業競爭力指數的全球前六名,就有四個是亞太地區國家,這顯示亞洲市場將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