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computer/200706/20070630432980.html
照相手機漸成隨身配備
〈主筆室〉
新聞提要:
市場調查機構Strategy Analytics表示,照相手機七年來全球累計出貨量將在今年突破十億支,至二○一一年,全球照相手機銷售額將達一千二百億美元、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將擁有照相手機,照相手機使用的兩大感測技 術CMOS、CCD中,CMOS也已明顯超越CCD,Micron、Omnivision等CMOS供應商是最大贏家。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2007/06/30
TRI觀點:
一. CMOS Image Sensor產品特性優於CCD Image Sensor引起市場青睞
在多媒體需求下,現在手持式裝置都會有一定的影像擷取功能,如照相甚至錄影,但無論是靜態的畫面拍攝,還是動態的連續錄像,都需要使用影像感測器,過去在影像品質考量下,CCD Image Sensor是市場主流,不過CCD的驅動方式複雜,需要反相、交流電壓,相對的CMOS Image Sensor只需要正向電壓即可驅動,同時論佈局空間佔用、耗電等也都是CMOS Image Sensor佔優勢,雖然CMOS Image Sensor仍有些方面不如CCD Image Sensor,如光線趨暗時的感測性、感測雜訊等(表一),但這類的問題仍持續以改善方式降低或克服,因此近年來有大量普及、換用CMOS Image Sensor的趨勢,另一方面,CMOS Image Sensor的製程技術不像CCD Image Sensor被掌握在特定廠商手中,對市場普及也有一定助力。
CMOS Image Sensor感光度以及解析度還是目前影像感測中最大的劣勢
,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CMOS特性,因為在每一個畫素中都含有個A/D轉換電路(A/D Converter)及ADC放大器,因此,便影響到畫素感光區域表面積的大小,如果以同樣尺寸的感光器、大小一樣的畫素,CCD感光度就優於CMOS表現。但是由於製程技術的改進,降低雜訊,即使在照明不佳的場所拍攝,亦可獲得高解析度的畫質,加上CMOS影像感測器供應商無不設法突破畫素微縮的限制,並導入先進製程來提高功能整合度、降低生產成本。並且在安全監控與汽車市場推波助瀾下,未來CMOS影像感測器市場發展無可限量,預估2007年全球CMOS影像感測器市場產值將可順利突破10億美元大關。
二.相機手機成為CMOS影像感測器主要應用市場
在相機手機模組發展上,自從2004年照相手機使用的CMOS影像感測器進入百萬畫素世代後,130萬畫素CMOS影像感測器產品迅速成為市場主流,並於2006年達到成長高峰,而2007年主流規格則已開始朝向200與300萬畫素發展,正式取代百萬以下畫素模組成為主流。至於,低於百萬畫素以下的手機相機模組部分,由於在2006年成本已低至3美元左右,因此預期2007年起新興市場低價手機將出現配備30萬畫素模組的照相手機,使得2007年全球將有超過7億支照相手機,加上從2008年起200萬畫素相機手機模組在成本下降與市場需求下,成長性將大幅提高,因此TRI預估,2007年可照相手機出貨量,可望達到7億1千7百多萬支,占整體手機出貨量七成以上,並可望在2009年全球照相手機將有機會突破10億支大關(圖一)成為市場主流機種,可見未來影像感測器在手機應用深具發展潛力。
一般來說,CCD與CMOS兩者都是利用感光二極體( photodiode )進行光電轉換,也就是將相片轉換成數位形式,而其主要差異就在於數位資料傳送的方式不同。CCD影像感測器是透過電荷,而CMOS是透過類似記憶體電路的方式將資料輸出。因此,CCD雖然在品質上超越CMOS,但是在成本與尺寸大小上,卻不如CMOS,除此之外,單晶片方案與低功耗是CMOS影像感測器主宰照相手機市場的主要因素。從機構設計的觀點來看,多晶片的CCD影像感測器解決方案讓注重體積的手機設計更為困難。
同時,CCD功耗也難與CMOS項背,也讓大部分手機大廠轉而使用 CMOS影像感測器。此外,CMOS製程技術更具備高度整合能力,讓整合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 ISP)與JPEG影像壓縮技術的單晶片感測器,以及不須透過光學機構運作的電子對焦(Electronics Focus)設計得以實現。這些優勢,在照相手機畫素進入百萬以上等級時,尤為重要。因此CMOS影像感測器成為相機手機的首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