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17日 星期二

中油投資100億 製造多晶矽

文章來源
http://news.money.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0,4442,content+110601+112007070700465,00.html

中油投資100億 製造多晶矽

新聞提要:

中油投資100億 製造多晶矽

能源產業發燒,多晶矽十分搶手,國營事業中油也看好多晶矽商機
,擬投資100億元,利用液化天然氣的冷能利基,與外商合作,規劃設立年產量3000噸的多晶矽原料廠,預估可以滿足六成的國內半導體及太陽能產業用量。根據中油規劃,預計在民國100年完工投產,年產量約為3000噸,有助於解決產業缺料的問題。


TRI觀點:

目前全球晶片型太陽能電池產業成長最迅速的國家首推中國和台灣,而兩岸太陽能業者對於產業發展均具有雄厚的企圖心,在產能的擴增上也毫不手軟,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估計,光是台灣主要業者的總產能在2010年時將會超過2000MW的關卡,因此,對於上游原物料的需求十分強勁。另一方面,目前台灣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集中在中游環節,受限於原物料市場的供應狀況,台灣廠商在營運和發展均面臨瓶頸。為了確保原物料來源穩定,以提升實際產能,台灣廠商均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購料方面。



然而,對照全球太陽能產業發展興盛的地區,在太陽能產業的上中下游均能完整的發展,如日本、美國、歐洲等地區,均是明顯的例子,而目前台灣產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中國,開始發展自己的上游多晶矽原物料產業,並將上游多晶矽產業發展列為國家重點發展計劃,而且獲得初步的成果,有助於中國太陽能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對照台灣和中國太陽能產業垂直發展的完成度,台灣在上游原物料的發展明顯落後於中國,在全球太陽能產業朝向垂直整合的方向發展,為了保持台灣相關產業未來的競爭力,投入上游原物料產業勢在必行。而在近期的消息中,除了中油以外,台塑和李長榮化工等石化重要廠商對於上游多晶矽提煉均表達高度興趣。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對於國內重量級化工大廠陸續表達相關意願,實是國內產業發展之福,但在一片投資熱潮中,實際上仍有問題需要解決。

根據拓墣產業研究所的觀察,目前多晶矽生產技術首推以西門子製程為主,但西門子製程在耗能和環保工安等方面需要特別注意,尤其西門子製程的中間產物對於環境的影響極大,稍有不慎將引起嚴重的環保問題,對於地狹人稠且能源自給率極低的台灣而言,西門子製程是否合適台灣有待商榷;另一方面,目前已量產的西門子製程技術屬寡佔市場,相關廠商受惠於全球太陽能產業急速發展,近年來營收屢創新高,而國內有興趣投入的廠商是否能順利取得相關技術,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機率極低。除了西門子製程外,目前在被提出的技術尚有流體力床、俄羅斯法、冶金級矽、和還原法等,這些技術有些仍在處於試產階段,有些仍在研發,在實際量產上仍缺乏明確的佐證,使得相關技術的投資風險明顯偏高。



對於全球市場的走向,拓墣產業研究所認為在2010年後全球多晶矽的價格將逐步下降。以目前上游原物料主要供應商的擴產劃計來看,新產能將在2009年起陸續產出,對於台灣有興趣投入的廠商而言,如果其投資計劃無法在2010年前完成量產出貨,將在投資回收和獲利上面臨嚴峻的挑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