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呀 飛呀 小飛俠
在那天空邊緣盡情的飛翔
看他們多麼勇敢 多麼堅強
為了正義 他要消滅敵人 為了和平 他要奮鬥到底
飛呀 飛呀 飛呀 小飛俠
衝呀 衝呀 衝呀 小飛俠
我愛科學小飛俠 我愛科學小飛俠
多勇敢呀 小飛俠
概要
- 《科學小飛俠》的故事一共分為三部曲,分別是:《科學小飛俠》(Gatchaman)、《科學小飛俠2》(Gatchaman II),以及《科學小飛俠F》(Gatchaman F,又稱為Gatchaman Fighter)。這三代的劇情加起來,共有205集。
- 在台灣所播出的《科學小飛俠》即是首部曲的105集,而二部曲的52集與三部曲的48集,則被合併為100集的《旋風小飛俠》在台播映。
- 《科學小飛俠》是日本動畫史上第一部系列總集數超過兩百集的卡通影片。
- 除了電視動畫三部曲、電影版跟OVA之外,《科學小飛俠》曾經多次被重新配音為英文版本,進軍西方的卡通市場;包括了1978播出的「星際戰役」 (Battle of the Planets,但此版本將原作的設定改動並將畫面大幅刪剪,加上作畫品質粗劣的新作畫面等均頗遭非議)、1987年播出的「G力量:太空守護神」(G- Force: Guardians of Space),與1996年播出的「鷹騎士」(Eagle Riders)。
主要登場角色
「科學小飛俠」包括了五位年輕的成員:
- 一號鐵雄(原名:鷲尾健,簡稱KEN;香港譯名:阿健)
- 鐵雄是隊長,負責統籌全隊的行動,必要時,鐵雄會單槍匹馬做前鋒攻擊敵人。
- 二號大明(原名:喬治‧淺倉,簡稱JOE;香港譯名:阿丁)
- 大明是副隊長,專長是射擊,其瞄準能力居全隊之冠,發射「神鳥飛彈」是他的專責。由於童年目睹父母被惡魔黨所殺,因此對惡魔檔的憎恨極為強烈。
- 三號珍珍(原名:純;香港譯名:阿珍)
- 珍珍的專長是裝設炸彈,當科學小飛俠攻入敵人陣營時,珍珍就會負責破壞敵人守備與安裝定時炸彈。
- 四號阿丁(原名:甚平;香港譯名:平仔)
- 阿丁的專長則是破解密碼,通常用來解開惡魔黨座機或基地的入口密碼,以利全隊之進攻。
- 五號阿龍(原名:中西龍,簡稱RYU;香港譯名:阿龍)
- 阿龍是鳳凰號的駕駛,負責接應其他四人,必要時,阿龍也會走出鳳凰號,與大家一起攜手戰鬥。他也是五人中唯一父母俱在的成員。
- 南宮博士(原名:南部孝三郎博士;Dr. Kozaburo Nambu)
- 國際科學組織(ISO)的領導人,科學忍者隊這個團隊是由他所培訓出來的。
敵人
「科學小飛俠」的主要敵人是「惡魔黨」(Galactor;港譯:綠魔黨)」,而「惡魔黨」的首領是神秘的無名主宰「總裁X」(Governor X;港譯:總裁X),在他之下有一位率領眾多黨羽為其效命的大頭目-伯格‧卡契(Berg Katse;港譯:鋼鐵大王)。
卡契在母親體內原本是一男一女的雙胞胎,卻被無名主宰用神秘力量加以改造,使其出生後成了一個可隨意變男變女的陰陽人。卡契具有高度智慧,自視非 凡,因此常稱科學小飛俠為「傻鳥」,他一直以為無名主宰在統治地球之後,會讓他當副主宰。沒想到無名主宰最後竟要毀掉地球,事行至此,卡契才知自己被利 用,而且一經啟動的地心爆炸裝置也已無法停止,最後在科學小飛俠面前縱身跳進地心熔炎裡,結束了一生。
裝備
在第一代的科學小飛俠卡通中,五位科學小飛俠的代號分別是:大鷲一號、黑鷹二號、天鵝三號、飛燕四號和貓頭鷹五號,因為五號阿龍必須要留守鳳凰號, 所以除了阿龍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機與自己的隨身武器。五個成員的手腕上都戴有一隻電子錶,用以相互通訊以及使出火鳥功來變身;當五個人團結在一起時, 更可以一同使出「科學龍捲風」。
科學小飛俠平時駐紮在海中的三日月珊瑚礁基地,每當有任務需要去執行時,便一同乘坐鳳凰號出動。鳳凰號上有兩種主要武器,一是神鳥飛彈,另一是火鳥 功;進行火鳥功時,鳳凰號會變成一隻火鳥翱翔天際,並且發出三千度的高溫(可用以鎔毀敵人的機械獸)。一開始這兩種武器必須要五人到齊才能使用,後來南宮 博士改善了這個缺點,不必全員到齊也能使用這兩種武器。
結局
惡魔黨在喜馬拉雅山某處建造了一個基地,並在該地挖掘一條通往地心的隧道,計畫利用核子彈來爆破地心以摧毀地球。後來,科學小飛俠雖然摧毀了惡魔黨 的基地,但卻停止不了那個爆破地心的機器。就在核子彈啟動倒數0002秒之際,大明在臨死之前射出的羽毛飛鏢被捲入了機器之中,而使得機器停止運轉。最 後,二號大明卻在此次任務中不幸殉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